近百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人文环境,丰富人文知识,开展人文体验,实施人文关怀,促进和谐发展。
办学目标:办社会满意的学校,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
办学理念:健康和谐,持续发展,让壮乡儿女走向世界
办学宗旨:为学生的未来奠基,办社会满意的教育
校训:走光明之路
教风:严、实、细、活
学风:刻苦、求实、自律、进取
校风:勤奋、严谨、文明、创新
武高精神:厚德求知,追寻光明
武高提出“文化立校,特色强校”的思想,以教师为指导,以课题为载体,以学生自我发展为主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打造独具特色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形成了“科研兴校、人文见长、自主管理”的办学特色。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武高座落于著名风景区灵水湖畔,环境优美,地灵人杰。校园占地面积170亩,教育教学及生活硬件设施,软件设备,装备达到国家I类标准。学校有藏书近23万册,有近600台电脑,教室全部连接互联网。学校成了学园,发展特长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学校面向全体师生全程开放各种场馆,学校成了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的学园,发展个性特长的乐园,陶冶道德情操的花园。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学校现有教职工191人。武高教师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他们勤恳负责,潜心治学,教研并重,是一支德高业精的队伍。其中,硕士学历26人,在读硕士研究生16人。教师撰写的科研论文每年都有近两百篇获省级以上奖或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
全国先进教师4人
特级教师3人
高级教师41人
自治区先进教师15人
南宁市先进工作者12人
市学科带头人3人
A类园丁工程培养对象4人
市教学骨干25人
县拔尖人才9人
教坛明星1人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学校每年高考上重点线都在200人以上,本科上线率80%以上,民族班上线率达100%,高考成绩都名列自治区前列,连续多年荣获南宁市“高考工作一等奖”。
2004年高考综合排名居广西第八。
2003年高考上重点线206人,本科线以上578人,综合排名进入广西前十五名,梁耀章同学以化学科900分获广西化学科高考状元并被清华大学录取。
2004年高考上重点线253人,上三本线以上900人,综合排名在全广西第八位。
2005年高考上一本线273人,一本、二本、三本线上线率分别列全广西第十、第四、名,被誉为“本科状元学校”,其中王焕宇同学考上清华大学。
先后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越南、江苏、安徽、湖北、贵州等近300个国内外教育考察团到校访问。学校先后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学校、文明单位,广西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广西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先进学校,全国贯彻体育卫生工作两个《条例》学校,广西教育科研先进单位,广西民共建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南宁市绿色学校、花园式学校;被确定为全国语文学习科学实验学校、广西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西教育科学研究所实验高中、广西中学校长培训基地。
2006年高考三本以上上线突破千人大关,被誉为广西的“本科状元学校”,其中黄超超考取清华大学,李晓春考取北京大学。
2007年上重点线280人,三本线以上1348人,其中天等籍考生梁庭银考取清华大学。
2008年上重点线296人、三本线以上1466人,有5人排广西前100名,600分以上11人,顾永鹏考取清华大学。
2009年,扶绥籍考生吴东源考取北京大学。
2010年上重点线355人,三本线以上1301人。
2011年上重点线460人,上线率达46.1%;本科总上线率97.0%;600分以上37人;居大南宁市六县。
多年优异的办学成绩使武高成为清华、北大在广西的传统生源学校(多所大学的生源基地)和广西高中招生热点学校。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科研工作在区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十五”期间广西A、C类课题成功结题,出版两部科研成果着作。“十一五”期间,承担全国规划课题1个、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3个。教学配套资料全部自编,教师论文每年获区级以上奖150篇,发表15篇以上。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光明之路》
武高校歌歌词
明山高灵水长
山清水秀育儿郎
桂西一明珠
人才好摇篮
勤奋严谨教学相长
文明创新团结向上
勤奋严谨教学相长
文明创新团结向上
武鸣高中沿着光明之路迈大步
武鸣高中年年桃李竞芬芳
《光明之路》的诞生
一首好歌,就是一支号角,闻之令人激情澎,听这让人热血沸腾。武鸣高中校歌《光明之路》,就是这样的一首好歌。它以言简意赅的歌词,轻快活泼的乐曲,唱出武高的特点,唱出武高人的心声。
早在1997年9月,为迎接学校九十华诞,学校党支部和学校行政部就决定,发动广大校友撰词谱曲,共同创作一首新校歌,并且对校歌词曲作了原则要求:一是歌词要具有武高校风学风的特点;二是内容要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要赶时髦,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三是曲子的节奏、旋律要体现青年学生朝气蓬勃的气质特征,以进行速度为宜,适于合唱。
为一决定作出后,学校即通过南宁校友会在校友会中开展广泛征集歌词活动。一时间,众校友纷纷响应,到1997年11月底,共征集到歌词三十多首(其中有15载于《光明之路母校情思丛书》)。为了使歌词征集中,更精粹,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南宁校友会于1997年12月13日在南宁市南湖公园附近召开了次校歌歌词评审会。学校领导、教师代表二十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通过了歌词征集情况,提出了初稿意见:短而精,且要朗朗上口,同时决定以某一首或两首较为接近要求的歌词作为蓝本加以整合、修改、补充。经充分讨论,一致决定以校友邓永隆和苏长仙的两歌词为蓝本进行整合修改,形成初稿。
初稿形成后,为慎重起见,校友会于1998年2月28日在南宁市增教育学院再次圆形歌词评审会。武鸣高中潘茂生校长、李时岗副校长及教师代表隆运洪、苏红艳。会议由南宁校友会会长危流渊主持,出席评审会的专家、校友还有陆在楹,黄全安、陆全基、陶善宁、卢缤祖、苏以淑等三十多人。与会者对初稿歌词进行逐字、逐句、逐段的反复推敲,并负责谱曲,组织试唱、录音和灌制录音带等后期制作工作。
1998年5月中旬,苏以淑校友将谱好曲的校歌带到学校,并印发到各班试唱,且亲自指挥教师合唱队试唱,收到满意的效果。于是,一首富有时代朝气的和武特色的新校歌《光明之路》诞生了。
武高校歌的特点
一、度概括了武鸣高中的校训:走光明之路;校风:勤奋严谨,文明创新。
二、准确给武高定位:桂西一明珠,人才好摇篮。近年来,武高成功创建自治区级示范性高中的实践证明这一定位的正确性。
三、把武高放在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大背景下歌颂,既有地域上区位优势,又有“造化钟神秀”的寓意,可谓意味深长。四是歌词含意隽永,应该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从形式上说,歌词多用短句,便于记忆传唱。第六、七句采用了反复叠唱的形式,既强调了校风,又使整个歌词语意一以贯之,似江河直下滔滔奔涌,增强了气势,体现了武高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乐观向上的风貌。歌词采用“江阳”韵的韵脚,体现了一种豪迈、宽阔的襟怀和昂扬奋发向上的朝气,而采用其它韵部,其抒情的效果远非“江阳”韵可比。此外,歌曲主旋律的波澜起伏,跌宕有致,采用大众化的2/4节拍等等,跟歌词甚至为匹配,真是红花绿叶,相得益彰,使校歌一经问世,便伟唱不衰。
武高校歌,是全体校友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武高人精神的体现。
今天我们将踏着这《光明之路》的节律,立志让百年老校焕发光彩、永葆青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我们这上代武高人,一定能以自己以奔涌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沿“光明之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进,创造出无愧于百年老校的业绩!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他们从武高走出去,为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陆兵: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现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陶爱英:全国人大常委会民族事务委员会原副主任、自治区党委原副书记。原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五次代表大会代表,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七、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罗炳正:原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梁庭望:196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语文系。历任中央民族大学语文系助教、学生部助教、教改组工作人员、汉语系负责人、政治系副主任、民族语言三系总支书记、教务处长、副校长,教授。
陆俊:著名画家,其画作被前国家主席江泽民,前日本首相三木武夫等收藏。
刘启业:解放军总参谋部,参与我国颗人造卫星研制工作。
南宁武鸣中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县灵水路,南宁武鸣中学提倡“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和对社会负责”的办学理念,树立“勤奋、求实、文明、创新”的校风。广西武鸣县灵水路6号
邮编:530100